半边莲

【出处】 1.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:半边莲小草也。生阴湿塍堑边,就地细梗引蔓,节节而生细叶,秋开小花,淡红紫色,止有半边,如莲花状。
2.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半边莲,食多量引起流涎,恶心,头痛,腹泻,血压增高,脉搏先缓后速,严重者痉挛,瞳孔散大,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。解救方法:先催吐,洗胃,后饮浓茶,注射葡萄糖液。对症治疗:如出现惊厥,可给解痉剂,针刺人中、合谷、涌泉等穴位;呼吸麻痹时给以强心剂
【拼音名】 Bàn Biān Lián
【英文名】 Chinese Lobelia Herb, Herb of Chinese Lobelia, Chinese Lobelia
【别名】 急解索、蛇利草、细米草、蛇舌草、鱼尾花、半边菊、半边旗、奶儿草、半边花、箭豆草、顺风旗、单片芽、小莲花草、绵蜂草、吹血草、腹水草疳积草、白腊滑草、金菊草、金鸡舌、片花莲、偏莲、瓜仁草、蛇啄草、长虫草
【来源】 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obelia chinensis Lour. [L. radicans Thunb.]
采收和储藏:多于夏季采收,带根拔起,洗净,晒干或阴干。
【原形态】 半边莲 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公达10cm。茎细长,多匍匐地面,在节上生根,分枝直立,无毛,折断有白色乳汗渗出。叶互生;无柄或近无柄;叶片狭披针形或条形,长8-25mm,先端急尖,全缘或有波状疏浅锯齿,无毛。花两性,通常1朵,生分枝的上部叶腋,基部有长约1mm的小苞片2枚、1枚或无,小苞片无毛;花萼筒倒长锥状,基部渐细与花梗无明显区分,长3-5mm,无毛,裂片5,狭三角形;花冠粉红色或白色,长10-15mm,背面裂至基部,喉部以下具白色柔毛,裂片5,全部平展于下方,呈一个平面,2个侧裂片披针形,较长,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,较短;雄蕊5,长约8mm,花丝上部与花药合生,花药位于下方的2个有毛,上方的3个无毛,花丝下半部分离;雌蕊1,子房下位,2个有毛,上方的3个无毛,花丝下半部分离;雌蕊1,子房下位,2室。蒴果倒锥状,长约6mm。种子椭圆状,稍扁平,近肉色。花期5-8月,果期8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态环境:栽种后可连续收获多年。夏、秋季生长茂盛时,选晴天,带根拔起,洗净,晒干。鲜用,阻碍采随用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栽培】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在潮湿的沟边、河滩湿地易生长。怕旱,耐寒,耐涝。以疏松肥沃的粘壤土栽培为宜。
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:4-5月挖掘老株丛,分成几小株丛,按行株距15cm×8cm开穴栽种。赤可扦插繁殖;将茎枝剪下,扦插于苗床,床土经常保持湿润,约经10d左右即能生根。翌年春季移栽。
田间管理 幼苗期注意松土除草。栽种后施1次稀人粪尿;夏季收获后追施1次畜粪或硫酸铵、尿素等;冬季施腐熟肥或堆肥。遇干旱季要灌从,经济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生长。
【性状】 性状鉴别 全体长15-35cm,常缠结成团。根细小,侧生纤细须根。根茎细长圆柱形,直径1-2mm;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,具细纵纹。茎细长,有分枝,灰绿色,节明显。叶互生,无柄,叶片多皱缩,绿褐色,展平后叶片呈狭披针形或长小,单生于叶腋;花冠基部连合,上部5裂,偏向一边。气微,味微甘而辛。
以茎叶色绿、根黄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(1)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,气孔稍突出,不定式,副卫细胞3-7个。
(2)根茎横切面 表皮为1列细胞;外被角质层呈细波状弯曲。皮层宽广,细肥内含菊糖及少数草酸钙簇晶;内皮层明显。中柱小,韧皮部散有乳汁细胞:木质部导管束略呈径向排列。有髓。
【化学成份】 全草含生物碱,主要为L-山梗菜碱(L-olbeline),山梗菜酮石破天惊(olebelanine),山梗菜醇碱(lobelanidine),异山梗菜酮碱(isolobelanine)即去甲山梗菜酮碱,黄酮甙,皂甙,打官司基酸,多糖[1-3]。又有报道含菊糖(inu-lin),对-羟基苯甲酸(p-hydroxy-benzoic acid),延胡索酸(fumaric acid)和琥珀酸(succinic acid)[4,5]。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(lobeli-nin)[6]。
【药理作用】 1.利尿作用:麻醉犬iv半边莲浸剂0.1g/kg或半边莲总生物碱6.6mg/kg,正常大鼠ig1g/kg,以及正常人po半边莲粉剂10-30g,均有显着而持久的利尿作用,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亦明显增多。从半边莲中分离出的菊糖给大鼠po或ip,则有抑制利尿作用。
2.对神经系统的作用:半边莲碱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烟碱相似,但强度仅为烟碱的1/5-1/20,对植物神经节、肾上腺髓质、延脑各中枢(尤其是呕吐中枢)、神经一肌肉接头,以及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有先兴奋、后抑制的作用。
3.对中枢的抑制作用:本品所含的琥珀酸对小鼠、大鼠、豚鼠、兔、猫和犬ip给药均能保护动物对抗高压氧、电休克和听源性惊厥。热板法有镇痛作用,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,并有镇静和降低体温的作用。
4.呼吸兴奋作用:半边莲煎剂和其生物碱制剂iv对麻醉犬有显着的呼吸兴奋作用。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和延长。剂量过大时则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。切除窦神经或摘除颈动脉体后,再注射半边莲制剂,则不出现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。表明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,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。半边莲碱对吗啡所致呼吸抑制有较好的兴奋作用,对乌拉坦和水合氯醛所致者较差。半边莲碱吸入,有扩张支气管作用,可对抗毛果芸香碱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。
5.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:半边莲浸剂iv,对麻醉犬有显着而持久的降压作用。如十二指肠给药则需要10-20倍于静脉给药的量才有作用。亦有报道煎剂小量iv有短暂的升压作用,较大剂量时则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。半边莲生物碱对离体兔心和蛙心有兴奋作用,使收缩力加强,振幅增大;高浓度时则出现暂时的兴奋,继以抑制,最后发生传导阻滞和停搏。半边莲碱im,在呼吸兴奋的同时,心率减慢,血压升高;大剂量时则心率加快,血压明显下降,终至心脏麻痹。
6.利胆作用:犬iv半边莲水煮醇沉制剂1g(生药)/kg,胆质流量较给药前增加2倍以上,给药50分钟后作用达高峰,但胆汁中固形物、胆酸盐和胆红素的浓度都有所降低。
7.抗蛇毒作用:半边莲制剂,以及从中分离出的琥珀酸钠、延胡索酸钠、对羟基苯甲酸钠分别于注射蛇毒前30分钟po,或于注射蛇毒同时sc药物,或用琥珀酸钠、延胡索酸钠和醋酸钠组成复方于注射蛇毒前30分钟-4hpo,对于注射最小全致死量眼镜蛇毒的小鼠均有较高的保护作用,保护率59.1-93.1%。但若于注射蛇毒后25分钟再给药,则无保护作用。
8.其它作用:8.1.抗溃疡作用:本品所含的琥珀酸50mg/kg,可对抗大鼠幽门结扎产生的胃溃疡,是由于抑制胃液分泌和扩张胃肌而呈抗溃疡作用。猫和犬im半边莲碱有致吐作用。
8.2.轻泻作用:半边莲煎剂po有轻泻作用,并能抑制食欲。
8.3.抑菌作用:体外试验,半边莲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亦有抑制作用。
8.4.凝血作用:Ip给药可缩短小鼠断尾的出血时间。
8.5.抗癌作用:半边莲碱15mcg/ml浓度时,可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对氧的摄取。
【毒性】 1.小鼠静脉注射浸剂半数致死量为6.10±0.26g/kg,全半边莲素为18.7±2.0mg/kg,折合生药为9.35±1.Og/kg。大鼠浸剂灌胃半数致死量为75.1±13.1g/kg,腹腔注射0.1-1.Og/kg,每日1次,连续3个月,体重、尿沉渣及尿蛋白的检查均无异常;用药组粪较稀,表示有一定致泻作用,病理切片检部分用药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。
2.半边莲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.10±0.26g(生药)/kg。死前有呼吸兴奋,狂躁不安等现象,继之发生抽搐,一般在5分钟内死亡。半边莲浸剂大鼠ig的LD50为95.1±13.1g(生药)/kg。大鼠每日ip浸剂0.1、0.3和1.0g(生药)/kg,连续3分钟,体重、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。
3.病理检查,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,未见显着器质性变化。
【性味】 味甘;性平
【归经】 归心;肺;小肠经
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解毒;利水消肿。主毒蛇咬伤;痈肿疔疮;扁桃体炎;温疹;足癣;跌打损伤;湿热黄疸;阑尾炎;肠炎;肾炎;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15-30g,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,或捣汁调涂。
【注意】 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:嘘症忌用。
【各家论述】 1.《纲目》:治蛇虺伤,捣汁饮,以滓围涂之。
2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敷疮,消肿毒。
3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鱼口便毒,跌打伤瘀痛,恶疮,火疮,捣敷之。
4.《中国药植志》:治血吸虫病腹水。
5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6.《陆川本草》:解毒消炎,利尿,止血生肌。治腹水,小儿惊风,双单乳蛾,漆疮,外伤出血,皮肤疥癣,蛇蜂蝎伤。
7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消肿解毒。治疳积和疔疮初起。
8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,头晕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