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蕉子

【出处】 出自《食疗本草》。
【拼音名】 Bā Jiāo Zǐ
【英文名】 Seed of Japanese Banana
【来源】 药材基源: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a basjoo Sieb. Et Zucc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果实熟时采收,鲜用。
【原形态】 芭蕉,多年生丛生草本,高2.5-4m。叶柄粗壮,长达30cm;叶片长圆形,长2-3m,宽25-30cm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不对称,叶面鲜绿色,有光泽。花序顶和,下垂;苞片红褐色或紫色;雄花生于花序上部,雌花生于花序下部;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-16朵,2列;合生花被片长4-4.5cm,具5(3+2)齿裂,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,先端具小尖头。浆果三棱状,长圆形,长5-7cm,具3-5棱,近无柄,肉质,内具多数种子。种子黟 以,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,宽6-8mm。花期8-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态环境: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,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。
资源分布: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。
【性味】 《食疗本草》:“子生食大寒;蒸熟暴之令口开,春取仁性寒。”
【归经】 肺;心;肾经
【功能主治】 止渴润肺;通血脉;填骨髓。主《食疗本草》:“(生食)止渴润肺,(蒸熟取仁)通血脉,填骨髓。”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生食或蒸熟取仁,适量。
【注意】 《食疗本草》:“子生食发冷病。”
【各家论述】 子生食,止渴润肺。蒸熟暴之令口开,春取仁,食之,通血脉,填骨髓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