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9查 > 中华本草 > 九龙吐珠

更多
目录
《中华本草》-九龙吐珠
《中药大辞典》-九龙吐珠
《中草药汇编》-九龙吐珠

九龙吐珠

【出处】 出自《泉州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 Jiǔ Lónɡ Tǔ Zhū
【英文名】 Herb of Fanshaped Umbrellasedge
【别名】 伞莎草
【来源】 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龙吐的珠叶及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b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段,晒干;叶,鲜用。
【原形态】 龙吐珠,攀援状灌木,高2-5m。幼枝四棱形,被黄褐色短柔毛,老时无毛;髓部疏松,干后中空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1-2cm;叶片纸质,卵状长圆形或狭卵形,长4-10cm,宽 1.5-4cm;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,全缘,表面被小疣毛,背面近无毛;基脉3出。聚伞花序腋生或假顶生,二歧分枝;苞片狭披针形,长5-10mm;花萼白色,基部合生,中部膨大,具5棱,先端5深裂,裂片白色,三角状卵形,长1.5-2cm,宽1-1.2cm,外面被细毛;花冠先端5裂,深红色,外被细腺毛,裂片5,椭圆形,长约9mm,花冠与花萼近等长;雄蕊4,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约1.4cm,棕黑色,萼宿存,红紫色。花、果期7-11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态环境:我国庭园及温室栽培。
资源分布:原产西非。
【化学成份】 龙吐珠含美利妥双甙(melittoside),桃叶珊瑚甙(aucubin),8-O-乙酰基哈帕甙(8-O-acetylharpagide),雷朴妥甙(reptoside),筋骨草甙(ajugoside)及8-O-乙酰基米欧坡罗甙(8-O-acetylmioporoside)。
【性味】 味淡;性平
【归经】 肝;脾经
【功能主治】 解毒。主慢性中耳炎;跌打损伤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烫,6-15g。
【附方】 1.治产后下血腹痛:鲜九龙吐珠二两,放锅内喷酒炒制,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,合食米一把煎汤服。2.治蛇虫咬伤:干九龙吐珠四两,浸酒二十两(二星期可用)。凡用取药抹伤口,并将此酒内服一小杯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

中华本草九龙吐珠,九龙吐珠图片,九龙吐珠别名,九龙吐珠的来源,九龙吐珠的性味,九龙吐珠功能主治,九龙吐珠用法用量,九龙吐珠的图片

其他中华本草

中华本草中草药

输入中药名:


抽签占卜类查询

关于中华本草

  《中华本草》是迄今为止所收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著,它代表了我国当代中医药研究最高和最新水平。

Copyright © 实用查询(79CHA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0079294号